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顺北大街33号福泰中心703
- 电话/微信:18301623690
- 网站:www.tongyousanhe.org
- 邮箱:jijinhui@tongyousanhe.com

微信扫描关注

微博扫描关注
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
主讲人:同有三和基金会
发布时间:2020-03-12
2020年2月21日至22日,同有三和首批中医团队在武汉会师。
23-24日上午,在武汉八院医务科张鹏主任的关心下进行了防护培训。
24日下午至今,三和团队每天都会进驻到痔三科病区,对该病区的病人进行查房和针药结合的中医治疗(除了3月7日当天进行三和书院同有班第八次大课,未查房和扎针外)。
中医介入治疗前
01
前期这些病人大多都已经进行过系统的抗病毒治疗,后续的治疗主要是一些对症处理和养疗,但考虑到一部分病人肺部CT病灶仍然没有吸收好转,另一些病人虽然肺部CT有好转,但仍存在胸胁疼痛不适、喘促气短、心慌失眠等症状。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此时中医的参与在病人的康复中需要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医介入治疗后
02
幸不辱命,经过针药并用,尤其是黄帝内针是解决病人病证的一把利器,基本上每个病人在接受针灸治疗的当下都能解除不适,被大家普遍赞誉,称为“神针”;
而钦安卢氏医学的方药更是立足于六经,次第分明,疏导肺络的同时逐渐兼顾少阴根本。
在两种治疗方法的加持下,使得病人几乎每天都有一个变化,看着浊腻的舌苔一天天退下来,独滑的肺脉一天天缓下来,临床症状和肺部CT也都在好转吸收,确实从实践的层面上证明了刘力红老师在赶赴疫区之前的判断和建议:针药并用对于提高当前疗效有可能发挥助益。
甚至有一位阿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在3月6日复查肺部CT的时候(肺部CT十天复查一次),惊喜地发现不仅肺部的病灶基本吸收,连原有的肺大泡、主动脉壁及双侧冠状动脉硬化的病变也不见了,为此老人家希望能够延迟出院时间,继续治疗。
两场“天作之合”
03
可见针药的结合就是中医的“天作之合”,应该要执两用中,不可偏废。随着疫情防控工作重心的转变,因为新冠肺炎造成的多器官损害或者原有基础病的病人如何康复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正如疫情造成的社会损失,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自我修复的。而能够针药并用的中医应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除此之外,更要感谢八院各位领导和全体医护人员,八院虽然是一家国内知名的肛肠病专科医院,但在疫情防控的工作中,尤其是在前期准备不足、物资短缺的艰苦条件下,所有的医护人员真的是不畏牺牲,转外为内,直到现在他们的院长仍然躺在ICU。
正是由于八院的同仁,尤其是痔三科王鹏主任、张红艳护士长和全科室的支持下,我们真正的做到了中西合璧,各展所长,获得了病人的好评,这应该也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天作之合”吧。因为身为同袍的这份信任,中医不仅帮助到了这些病人,也帮助到了奋战在一线、劳心劳力的这些西医同仁们。
真诚祝愿这两个“天作之合”能够发扬光大,不仅为这次疫情的防控,更为全民健康的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来源:同有三和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微博扫描关注
© 版权所有 2014-2020 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 京ICP备170742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