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顺北大街33号福泰中心703
- 电话/微信:18301623690
- 网站:www.tongyousanhe.org
- 邮箱:jijinhui@tongyousanhe.com
微信扫描关注
微博扫描关注
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
主讲人:高圣洁
发布时间:2021-07-13
中医人会经常诵读《大医精诚》,它内在的核心是什么?我觉得是将众生置于个人之上的心性觉悟,也就是传统文化常说的“舍小我成大我,舍大我成无我,舍无我成永恒我”的境界追求。是不是和共产主义很一致?确实是一样的。
你学医的目的,你治疗时的心态,你对患者的定位,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也会影响你是否真正能接到传承。
有一次三和书院的学子提到一个问题:“我用尽了自己的所学,最后还是没能救到自己的亲人,真的是医不自治么?”言语中充满无奈。
诚然,是有这么一种说法,甚至古代的御医自己生病时也得找别人治疗。但我们作为医者,要去思考背后的原因。我认为这里的关键在于怎么看待“我”这个字,关键在于你在给自己或家人治疗时是立足于小我还是大我。
大部分医生给家人治疗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态?是不是特别想治好?所以慎重又慎重,小心又小心。那么问题就来了:孝顺长辈、亲近家人的心是没问题的,但这是亲情关系。在给家人治病的时候你们是什么关系?是医患关系。如果把二者混淆,我觉得可能会有两个问题。
其一是你在治疗的时候会畏首畏尾:开方的时候想着这个药物有毒性,会不会伤害到我的父母呢?放血治疗的时候想着孩子会不会痛会哭啊?等等。你治疗普通患者不会纠结的一些问题,在给家人治疗时都冒来了。所以你治疗时根本做不到一心不乱。
其二则更为重要,这关乎到我们作为医者应有的格局和对众生的态度。如果说自己或家人是“小我”,那其他患者是不是相当于“大我”甚至“无我”?你在内心是不是把家人的位置放在普通患者之上了?这不就相当于把家人利益置于高于众生利益之上的位置了么?在这个场景下,这位医者是不合格的,自然疗效就上不来,所以就“医不自治”了。
什么情况下可以打破这个定式?当你把家人与患者能够平等对待的时候,一心不乱,无分别心,本着一颗更大的公心,疗效自然就上来了。
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认为孝有好几个层面,有孝身,有孝心,还有孝性,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孝天下”。
一位合格的医者,应该把天下人的健康担负在身上,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理念。例如我们都知道的民族英雄岳飞,他一生都在精忠报国,这就是孝的最高层面,他孝的是天下,忠的是国家,这是一种更大的孝。
在这一点上我受母亲的影响很深,她身体一直不好,但她始终认为单位的事是大事,自己的身体是小事,凡事都是公事优先。等到我跟师父学习以后,师父也常说,你想学好是么?那我告诉你,首先你得是为民族、为国家做事情,其次是为你的单位做事情,最后才是为你的小家和你自己,摆在前面的始终是国家民族大义。
这么多年来,无论是危急情况下的急救,还是日常小病的调理,我给家人或者自己治疗时效果都还不错,我给自己也治好了很多顽疾。为什么我就“自治”了呢?当接触到病人的那一刻,我心里没有想到他是谁,都只是我的患者罢了,我对所有的患者都是本着一颗公心。
所以说,想要更好地接传承,提高疗效,就不要把对自己和家人的感情凌驾于众人之上,因为众人是天,把家人的位置放在天之上显然是有问题的。对父母、亲人的情感在平时可以尽情表达,但是当到切换到医患模式的那一瞬间,他们和众生是平等的。在这种格局下,慢慢你会发现治谁都一样,传承慢慢也就来找你了。
文章来源:高圣洁
微信扫描关注
微博扫描关注
© 版权所有 2014-2020 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 京ICP备170742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