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顺北大街33号福泰中心703
- 电话/微信:18301623690
- 网站:www.tongyousanhe.org
- 邮箱:jijinhui@tongyousanhe.com

微信扫描关注

微博扫描关注
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
发布时间:2019-07-11
夏日之梦
2019年6月23日,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第二届三和班第三次大课在山西河曲县开启,本次大课亦为“健康河曲”黄帝内针公益培训暨义诊活动,是三和公益行在忻州大地继续深入和延续的又一座里程碑。本次活动由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共同承办,黄帝内针传人杨真海老师、知名中医学者刘力红教授、黄帝内针讲师杨杜成老师联袂授课并现场指导义诊工作,30余名助教、工作人员、志愿者从全国各地赶赴忻州全程助力,三和班的学员们与河曲当地的基层医生共同参与。本次课程分为两个阶段,为期5天的公益培训及7天义诊。
开启针情
在开班仪式上,当地的政府代表、三和书院代表和导师分别发言。忻州市副市长王月娥深情地讲述了自己与内针的因缘,表达了她对内针在河曲生根发芽、造福当地百姓的期待。
黄帝内针传人杨真海老师提到,内针是文化、是古圣先贤的智慧,要求学员们不能仅仅将其当做一门技术,更要深究其道。
明理知针
杨真海老师授课
刘力红老师授课
杨杜成老师授课
在理论课期间,杨真海老师再次强调内针的力量是文化的力量,刘力红老师也向学员们讲述黄帝内针的无上价值,并提出黄帝内针的传承与发展要靠大家共同努力。
在内针学习上,杨真海老师主要向学员们传讲学好黄帝内针的“窍诀”以及内针急救的内容,提出内针学人不能仅限于临床治病,还要传播中医和中医文化。杨杜成老师从经络同气、三焦同气、诊病思路、内针运用的禁忌和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详细地讲解了黄帝内针的内容和运用方法。
刘力红老师除了强调导引外,还提出学习时既要认识内针的“至简”,也要感受其“至深”,并在杨真海老师讲授的基础上,从“中”、“诚”、“明”等方面进行补充。
温故知新
助教老师带教
除理论课外,6月23-26日每天下午还安排有分组带教、答疑等环节,以帮助三和班的学员们和当地医生更好地巩固当日的学习内容。
每个学习组的带教老师均是三和书院往届的学长、黄帝内针的往期学员和杨真海老师的跟师弟子,为了让学员和当地的医生们更好地学习黄帝内针,他们不仅将穴位定位、经络循行、针刺的操作、临床案例等内容仔细耐心地反复讲解,还现身说法,与大家分享自己学习内针的故事和体会。
每天的答疑环节中,杨真海老师和刘力红老师耐心地为大家解惑,帮助大家更好地领悟和运用内针。
义诊传爱
五寨义诊
偏关义诊
原平义诊
河曲义诊
保德义诊
27日下午,三和班的学员及当地的医生们分成5小队,在领队及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分别奔赴河曲、五寨、偏关、保德、原平5个义诊点,开始为期6天半的义诊。义诊首天总人数高达1310人,从第二天开始,前来就诊的患者不断增加,至7月4日收官时,五地的总治疗人次近23000。
每天义诊结束后,各地都对当天义诊进行复盘,学员们针对当天自己诊疗情况做分享,互相交流学习,共同进步。通过这次义诊,诸位学员不仅通过临床实践亲身体验黄帝内针立竿见影的疗效、提升内针学人的信心,同时还为当地百姓的健康尽了一份心力。
任重道远
第三次大课是一次泪水、汗水与欢声笑语互相交织的收获之旅。同学们不仅感受到黄帝内针的简单易学高效安全,加深了彼此间的情谊,还为健康扶贫贡献出一份心力。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不辜负师之教诲,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继续在医道传承的道路上,做好自己,笑对未来。
供稿:三和书院
微信扫描关注
微博扫描关注
© 版权所有 2014-2020 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 京ICP备170742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