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顺北大街33号福泰中心703
- 电话/微信:18301623690
- 网站:www.tongyousanhe.org
- 邮箱:jijinhui@tongyousanhe.com
微信扫描关注
微博扫描关注
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
发布时间:2019-12-10
提要:2019年12月6日,由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主办的以“信深行远”为主题的首届青年中医成长论坛在深圳市南山区科兴科学园会议中心顺利召开。包括广州中医药大学李赛美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雷仲民教授、黄帝内针传人杨真海老师、圣洁脊柱全息手法创始人高圣洁老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师承编辑部刘观涛主任,基金会理事长刘力红老师等嘉宾,青年中医代表,广大中医同道和志愿者们,共400人出席本届论坛。近二十位嘉宾通过主讲,点评,圆桌等方式,从不同主题、议题、角度对影响到青年中医成长的因素或者环节做了广泛而深入地分享和互动。满满一整天的论坛,有效地点燃了与会者对青年中医成长和成才的关注度。作为基金会三个主要公益项目之一三和论坛的子论坛,首届青年中医成长论坛的成功举办,实现了论坛的初衷——交流青年中医成长经验、探索中医成才规律,推动青年中医人才培养。中医人,时不我待,青年中医人,奋发向前。不忘初心,信深行远,让我们共同期待第二届青年中医成长论坛上再见!
2019年12月6日,由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主办的以“信深行远”为主题的首届青年中医成长论坛在深圳市南山区科兴科学园会议中心顺利召开,近400人的会场,座无虚席。
广州中医药大学李赛美教授、黄帝内针传人杨真海老师、圣洁脊柱全息手法创始人高圣洁老师,基金会理事长刘力红老师等嘉宾前排就坐。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同仁,亲爱的老师、同学、朋友们,大家上午好!2014年12月,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在北京成立,5年后的今天,为响应新时代中医药发展的趋势,我们在深圳召开以‘信深行远’为主题的三和论坛系列子论坛之青年中医成长论坛。”上午9点整,随着主持人开场,论坛正式开始。
基金会秘书长解浩然先生代表主办方致辞,他介绍了举办本届论坛的初心——“我们当然知道,很多有识之士,志同道合的机构也在思考和实践‘青年中医成长’这个命题。三和不是第一个,也一定不是做得最好的一个。所以我们的基本态度是以开放、求实的心态,如实呈现一家之言,不揣浅陋,就教大方,逐步发展完善。”
旋即,论坛进入主讲嘉宾主题发言及点评嘉宾点评环节。
第一位出场的是同有三和南宁医馆的黄靖医师,高考和考研两次都是调剂的她的发言主题是《我学习中医的一些体会》,她主要分享了跟师学习和对经典的体用经验,让人对如何做学生,如何看待和使用经典有了新的认识,同时,她也分享了“实现精归化,才会形成真正的疗效巩固,生命才会真正进入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李赛美教授点评摘录:我听了黄靖医师的分享,很是感动,她深受刘力红教授的培养,她的的风格很像刘老师......她的平易、淡定、口才,功力很深厚、很深刻,她的分享娓娓道来,点点滴滴,入心入脑,今天她讲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她怎么学习做人,一个是做事,而且点点都落到点上,尤其是把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智慧,整个自己成长的心路,我觉得很感慨,不容易,她“悟道”很深刻......
第二位出场是的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的王伟老师,他的发言题目是《我的治学思路与辨证方法》,作为国内青年中医的崭露头角者之一,他通过自己对经典和临床的体会,从青年中医如何想、如何做的角度启发大家如何成为一名真正拥有中医思维的临床医生。
刘力红老师点评摘录:......刚刚我们王伟老师表达的,老师如果没有教授真理,那肯定跑别的地方去了,但是我后来又跟他加了一句,真理是通过什么获得的,其实往往是通过老师获得的,当然是明师,所以只要是明师,就跟我们(三和)的愿望是一样的,所以真诚地希望能够打开您的这些宝藏,您的成长经历真正的分享出来,帮助大家一起成长!
上午的圆桌交流环节主题是《如何步入中医之门》,包括主持人河南中医药大学的王松鹏老师在内的六位青年中医代表,围绕建立中医信心做了热烈的分享和讨论。
经过午休后,下午第一场,同有三和南宁医馆的赵江滨医师担纲。他的讲演题目是《经典与传承给我的力量》,他从自己因病学医,因学习中医而个人受益,因大学中医实践而树立从医信心谈起,一层层展开,直至对扶阳法脉和黄帝内针理法的个人认识,有理论,有技术,有实践,内容全面,令人印象深刻。
高圣洁老师点评摘录:我觉得(听了)江滨(医生)的经验,我感觉我和他有一种共鸣。因为第一呢,我也是因为身体不好加入中医行业的,并且我是非常的不好,比他还不如,我甚至于是真正的死亡过。所以说我真的一路走来,有时我自己会感谢我自己走上这条路,这就是我今天的一种感觉。他讲的时候,“哇”,我觉得他是在讲我一路走来那种曲折之路的那种感觉。第二个呢,我觉得江滨讲的“信”,我觉得我经常跟学生讲课也讲 “信”、“愿”、“行” ,有一节课专讲这个。我有一种感觉,就是江滨讲到“信”的时候我觉得只要你信了老师啊,信了咱们的经典,信了咱们的祖先,传承的通道就会向你打开。
下午第二场,是由大学毕业主动去西医院当中医八年后来转到北京工作的左乔建大夫分享,他的题目是《信愿行十年中医路》,作为十年门诊量近十万人次的他来说,通过五个不同时期治疗的病案详细介绍,把他对中医理论和技术的学习和认识,和盘托出,“实实在在经验,言辞平实,语气坚定”,是听众的普遍认识。
杨真海老师点评摘录:我听了左乔建大夫的讲演,(发现)我们这里面真的有这么一群人。这是中道啊!第二个,他们的根应该是长在经典上的。其实,这是我在第一次听用药的医生,他把经典、把阴阳,始终根植在他的讲演过程中。因为我不懂药,因为我用的是针,我们用针人,可能是对阴阳更重视一些。(但是今天发现用药的人也重视阴阳。)
第三个环节,是跟上午相呼应的第二场圆桌交流《中医成长之路纵横谈》,主持人由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赖梅生副教授主持,他跟五位青年中医就学习和践行中医的实际经验进行了广泛又有侧重的探讨,全场听众时而屏息静听,时而掌声不断。
接着,特邀嘉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师承编辑部主任刘观涛老师对今天的论坛做了总点评,他说:“我其实更愿意丛中医各家学说的角度来看我们同有三和的学术,比如说,我认为,黄帝内针可能属于阴阳学派的代表之一,五行针灸属于五行学派......我认为,教学成果是可以量化的,只有量化才能拿出来呈现给国家和各级职能部门......河南中医药大学开了内针任选课,我们如何评估教育的成果,我很关心,我建议可以尝试做授课的全纪录,然后请独立第三方读学生进行抽签诊疗......希望将来我们的会议,会有更多的学术成果直接发布出来,谢谢大家!”
随着论坛尾声的到来,刘力红理事长做了大会总结:“本届论坛我觉得收获很大,因为我至少看到了,从点评嘉宾,从四位青年中医的分享,从我们圆桌论坛的分享,确确实实让我觉得中医的成长路径是不一样的,真正是各有千秋......我觉得我们本届论坛的‘信深行远’主题很好,我更希望我们今后是沿着这样一个主题探讨下去......我觉得今后随着同有三和青年中医成长论坛往前推进和深入,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我们的视野,是我们可以请来分享的......成长很多时候是没办法量化的,有些人成长很快,有些人成长很慢,有些人确确实实真是要到老了才能明白。但是只要我们信深,只要我们真正的设法将我们的信真正植根到性(命)上,我相信一定会成功。”
18:30,经过一整天的紧锣密鼓的议程,本届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顺利结束。
作为三和论坛的子论坛之一,本届青年中医成长论坛,实现了论坛的初衷——交流青年中医成长经验、探索中医成才规律,推动青年中医人才培养。二十多位嘉宾通过主讲,点评,圆桌等方式,从不同主题、议题、角度对影响到青年中医成长的因素或者环节做了广泛而深入地分享和互动,一整天的论坛,有效地点燃了与会者对青年中医成长和成才的关注度。
客观地说,目前从国家,政府和社会各个层面看,中医迎来了历史性的好机遇。中医人才队伍能力及建设也愈发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中医人,时不我待,青年中医人,奋发向前。
青年强,则中医强——越来越成为中医界的共识,青年中医,尤其是走出校门5-10年这段时间对一个中医的发展至关重要。
如何真正有效地帮助青年中医,推动青年中医成长,是同有三和基金会五年前从成立伊始就念念不忘的,本届论坛得以举办,也是基于同有三和基金会最重要的公益项目三和书院医道传承的四年多经验和阶段性成果。
最后,衷心感谢诸位特邀嘉宾,与会青年中医代表,广大中医同道和志愿者们的积极参与与支持。不忘初心,信深行远,让我们共同期待第二届青年中医成长论坛上再见!
本届青年中医成长论坛也是同有三和基金会五周年系列活动之一,12月7日开始,为期一天半的第二届黄帝内针(全国)论坛将陆续开启,相关报道,敬请期待。(完)
本文原载于:2019年12月9日中国健康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