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顺北大街33号福泰中心703
- 电话/微信:18301623690
- 网站:www.tongyousanhe.org
- 邮箱:jijinhui@tongyousanhe.com

微信扫描关注

微博扫描关注
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
6月7日国务院发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正式宣告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振奋人心,可喜可贺。社会全面复工复学了,大家日常还要继续做防护吗?需要做什么?日前,我们特别采访了武汉抗疫归来的同有三和中医团队赵江滨医师。他介绍了两个家庭防疫方法,本文先介绍第一个。
自古以来儿科被称作哑科,因为诊断和治疗上都存在一定的难度。临证以来,根据仲景钦安卢氏医学的理法,我在儿科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编者按:很多人眼中,他是一个中医幸运儿——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普通的山西小子,从广西中医药大学本科上到考取刘力红教授研究生,参与创办同有三和中医,现在担任同有三和南宁中医门诊部医疗部负责人,三和书院教研组负责人——赵江滨大夫刚刚三十出头。每个踏上中医之路的人都有各自的因缘和故事,或明或隐,尤其后者,更值得玩味与借鉴。今天开始,我们将跟随他的回望来时路的目光,一起去探寻和思考,我们的中医之路如何走得更自信、自在。
编者按:很多人眼中,他是一个中医幸运儿——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普通的山西小子,从广西中医药大学本科上到考取刘力红教授研究生,参与创办同有三和中医,现在担任同有三和南宁中医门诊部医疗部负责人,三和书院教研组负责人——赵江滨大夫刚刚三十出头。每个踏上中医之路的人都有各自的因缘和故事,或明或隐,尤其后者,更值得玩味与借鉴。今天开始,我们将跟随他的回望来时路的目光,一起去探寻和思考,我们的中医之路如何走得更自信、自在。
编者按:很多人眼中,他是一个中医幸运儿——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普通的山西小子,从上广西中医药大学本科到考取刘力红教授研究生,参与创办同有三和中医,现在担任同有三和南宁中医门诊部医疗部负责人,三和书院教研组负责人——赵江滨大夫刚刚三十出头。 每个踏上中医之路的人都有各自的因缘和故事,或明或隐,尤其后者,更值得玩味与借鉴。今天开始,我们将跟随他的回望来时路的目光,一起去探寻和思考,我们的中医之路如何走得更自信、自在。
近日受君和堂邀请,参加了一场有关新冠肺炎康复的直播讨论,我想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而新冠肺炎患者的康复及其相关的系列问题,更应成为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芳华兄是三和团队对刘芳华先生的统一称谓,虽然他比刘老师要小上不少,比我又大了不少, 但我们都愿意这样称呼他。
我只知道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增加了很多让人难忘的回忆,结识了很多让人难忘的人。在面对这场灾难时,究竟是什么力量能让你负重前行呢?我想应该是一颗利众的心吧。有了它,我们就不再会那么逃避、抱怨、恐惧、忧患,乃至于无休止的指责和“甩锅”。
自从跟随同有三和首批医师团队入驻武汉以来,在不断学习践行现代医学防护知识的同时,对中医的防护之法也有了一定的体认。尤其是刘力红老师提点了《素问遗篇·刺法论》中“避其毒气,天牝从来”的经旨之后,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面中西医其实是有很多共同语言的,不管是穿戴防护服、护目镜,戴口罩也好,都是避其毒气的一种方式。
在武汉的这些天里面,当我们傻乎乎不清晰的时候,老师在替我们考虑着;当我们在考虑自己的时候,老师考虑的是众人。他们的心念简单而纯粹,一直都在传承的法脉上,一直都在众人的利益上面,并透过言行给我们的身心带来了最大的防护。
微信扫描关注
微博扫描关注
© 版权所有 2014-2020 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 京ICP备170742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