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

首期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第四次大课南宁开讲

发布时间:2016-09-12


    

2016年9月10日9时,首期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第四次大课在南宁如期进行。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八桂学子相聚在南宁同有三和中医门诊部三和讲堂,一起聆听刘力红老师授业解惑,在北京、上海、广州现场班及网络大区的同仁们也同时收看了现场直播。

时值第32个教师节,南宁现场班学员集全体之力用毛笔书写《伤寒论原序》与《大医精诚》,并编祯成册,向为医道传承项目付出心力的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广州现场班的同仁也不远千里送来了文房四宝表示心意。此次莅临现场的还有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的杨博喻老师、王雅楠老师以及上海现场班班主任六六老师,学生代表也向诸位老师送上了节日的问候,现场充满了浓浓的师生情。

本次课中,刘力红老师首先强调了两个问题:一是恪守初心;二是择善而固执之,鼓励大家在医道传承的路上要始终如一,坚持下去。接下来刘老师继续沿着医道传承的话题,并结合多年跟师学习的经历从文字传承、口耳传承、直接传承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刘老师从天道引申开来,谈到太阳每天都在东升西降,周而复始,反复地在做一件简单的事情,反复其道,所以万物得以生长收藏,方能成就万象。《中庸》有云:“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医道传承正需要有这种精诚之志,从简单的写字、导引开始,实际上我们就是在重复做一件简单的事情,果能如此,诚则明矣,最终我们会获得明白。学问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需要我们以一颗老实恳切的心沉潜于医道传承的源流中,最后才能成就医的学问,获得圆满踏实的人生。

刘老师还指出在所有的传承形式中,文字传承是最为普遍的,而文字是形声俱全的,声音为文字之魂,透过声音我们可以认知文字,了知其旨义。如老师以同声部的“医、一、疑、倚、易”为例,揭示了由文字深入传承的路径,经言:“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真正的医者是在一上的,而离开了一心里就会有疑,我们透过易或者内明破除了疑惑,最后心就有了倚靠,真正的安心而复归于一。如此我们也可以通过文字的声与形去领悟文字背后的微言大义,建立对医道传承的觉受。

经过四次大课的熏习,我们感觉在医道传承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在这条道路上,我们一直在得到诸师的指引和教诲,于此时节因缘,更觉殊胜。正如刘老师引用李阳波先生的那句话:师者,人生之大宝!感恩诸师!

 

现场图文报道


刘力红老师开讲医道传承第四次大课

 

 

南宁大区现场·课前读诵《大医精诚》、《伤寒论序》、《医诫》

 


南宁大区上课现场

 


医道传承南宁大区全体同仁与刘老师合影

 


北京、上海、广州及网络大区的同仁通过直播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