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

书道与医道--孙皖平先生北京书法入门讲座开讲

发布时间:2017-03-17


    

  冬去春来,首期三和书院医道传承的大课已步入尾声,但却挡不住大家求学的热情。2017年3月16日下午,应刘力红老师、赵琳老师的邀请,著名传统文化学者、器物设计师孙皖平老师为我们讲了一堂生动的书法课。孙老师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对中国家具、中国香文化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在业界有较大的影响力,孙老师同时担任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艺术顾问,《黄帝内针》的封面设计就是由孙老师创作的。

  面对我们这些书法的初学者,孙老师开讲时并未过多提一些高深艰涩的艺术理论,一切都像是春风那般轻柔与自然。老师从我们需要学习的起点开始,逐步深入到如何用笔,如何练字。

 

 

  孙老师首先传讲了书法的历史及中国文字的演变。中国文字始于甲骨文,后不断发展形成篆隶草行楷体系。其中隶书为篆书的简写,而草书则是隶书的简写。老师特意强调了我们需要追溯源头,习字亦然,我们需要从行书开始,再练楷书。作为承上启下的行书,学习之后,上可远承篆隶,下可继之以楷书,非常适合初学。

  孙老师认为王羲之可堪当书法的标杆,是一位没有缺陷的书法家,在技艺上达到了最高境界。王羲之书法的流美自然,以及潇洒的意境,乃是我们所要孜孜追求的。王羲之的代表作品中,初学者可练习《十七帖》。当然,对于初学者来说,也可以学习同属于二王的系统风格。可从更容易入门的书家入手,如欧阳询、赵孟頫,代表作品如《九成宫醴泉铭》。

 

 

  孙老师强调了练习毛笔字,最重要的是中锋行笔。因为中锋行笔,得到的笔画圆润,符合中国人中正平和的思想。在中锋行笔的基础上,执笔倒是没有固定的方法。如苏东坡云“把笔无定法,只需虚和宽”。东坡先生使用的便是三指执笔法。历史上还有五指执笔法,为南唐李煜所提出,五个手指分别有擫押钩拒抵的作用。练习书法需要掌握好节奏和气韵。写字过程好似一场舞蹈,气随意而舞动,气随心而舞动,流畅自如,气韵相连。因为如此,所以笔画之间的气韵也是连的,一气贯之,这点特别重要。

 

 

  孙老师又谈到了结体方面的内容。关于结体,老师强调字形结构需中间空灵,而最后一笔是压阵脚,并保持字体平衡、四边坚固。字与字形成连带映缀的关系,体现一种流畅美,气韵美。最后,老师建议我们初学者练字要从读帖开始。

  讲座结束之后,刘老师做了总结性的发言,希望我们能够从书法中体会到中正平和。并强调了书法与中医在道层面的传承是一致的,正所谓殊途同归。我们愿遵照老师们的教诲持守奉行,去逐步感受书道与医道之美,感谢诸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