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顺北大街33号福泰中心703
- 电话/微信:18301623690
- 网站:www.tongyousanhe.org
- 邮箱:jijinhui@tongyousanhe.com
微信扫描关注
微博扫描关注
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
主讲人:刘力红
发布时间:2016-08-11
导言:医道传承的核心要素是人,因为只有人做好了,学问才可能做好。本文是刘力红老师在第二届国际扶阳论坛暨第五届扶阳论坛主题演讲的文字整理稿,在回顾扶阳论坛历程和分享跟师学习感悟的同时,亦将传承的要义、跟师的过程娓娓道来,希望大家细细品读,从中受益。
学问以什么为本?学问应该是以做人为本,这个是基础。只有人做好了,学问才有可能做好,才有可能做深,才有可能做广,尤其是传统的学问,尤其是跟师的学问。跟了师你就知道了,这个过程有困顿、有纠结、有酸甜苦辣。跟师的过程,不仅成就我们的人生,成就我们的学问,也是成就我们的人格。
师父会用各种各样的看似你不理解的方法来教导,你过来了,回头一看,哦!师父是这样教导我的。但当初你不理解,你有没有纠结,有没有困顿,有没有难过,甚至有没有退却?肯定有。所以这里面没有一个人格做保证,没有一个做人做保证,再好的师父你也是跟不下去的,跟不下去就没有将来。
听昨天师父一天的课程,我就觉得这确实是在传道,不仅仅讲了钦安卢氏医学这个术、这个法,更是在传道。如果大家能够品出这个味道,你就会觉得这里面有道,有医道、有人生大道。
做学问所需要的精神 在第三届论坛我们提出了,学问要以做人为本,要有精进不懈的精神,而不是浅尝辄止,还要有程门立雪的精神。我觉得这次论坛比上次论坛又有进步,因为以往的论坛不停地有人递条子。之所以递条子,大家能想象得到是不满意的条子。
师父在这里把甚深的法要,把止唐先生、钦安先生到卢氏几代的心法在这里渐渐地传授,师父是很为难的,很多事情是可说又不可说的。不说大家很期待,说了实际上害大家,左右为难。我们能够体会得了这样一个心吗?我们只是看到了不说的一面,这一次又说了前一次的内容,忍不住就递条子了。
做学问最深的秘诀 这样你想在学问上深入,我想是没门的。孔子讲到,做学问最甚深的秘诀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你要想最后在这门学问上上升到师的位置,只有一条路,就是温故而知新。不停地重复,在这里面品尝出新的味道,那你就可以做老师,你就可以出师了。
仅仅重复了第二次你就坐不住了,你就可以退出这个门道,可以不用参这个法脉了。我们说扶阳,什么叫扶阳抑阴、用阳化阴?从做人的角度来说,阳就是君子,阴就是小人。“君子不器”。只有这么一点器,就像这么杯子大的器量,那做不了君子,就跟这个扶阳法脉不相应,怎么可能在学问上深入呢?只能是了解一点皮毛,浅尝辄止而已。
再者,还要有程门立雪的精神。平时我跟我夫人经常感叹、感恩,我们到成都师父家里一趟并不容易,师父不是每一次都谈医,而是经常跟你聊家常、谈生活。当初我们并不理解,后来终于了解师父的良苦用心,师父让我们从生活中、从经历中悟中医,同时观察、锻炼我们的涵养与格局。
《素问·气交变大论》曰:“传非其人,漫泄天宝。”所以,真正法脉的传承,是极其慎重的。我觉得非常欣慰的是,大家慢慢有了这样一种涵养,有了这一种精神了,这个是需要的。传承这样一个法脉,没有这种器,没有这种格局,没有这种堪忍,我们是不堪教授的,尤其像这样一个甚深的法脉,我们要有尊师重道的精神。
尊师重道 尊师重道这四个字,我觉得比大山都要重。现在很多人可能学了一些,认为差不多了,想自立门户,甚至自认为可以超越师父。那么需不需要超越师父呢?实际上师父内心期望的就是这个,但是我们内心有这样一份心念,那我们就堕落了。甚至很多人想要自己立宗立派,我觉得最愚蠢的就是这样的人,我们经常讲源远流长,很多人却自断其源,源不远你流不了几步就干了。
你看很多古人明明是自己的东西,都要去搭一个车,去借一个名,融入这个源头。我们说出自师父、出自卢门,有什么不光彩呢?你想想看,卢门有多少代?卢铸之之前就已经有七代了,再从钦安祖师到止唐先生,然后到仲景,到《内经》,这个源那么远,我们的流有多长!所以我们不要自断其源,始终要有尊师重道的理念。
——本文选自刘力红老师2012年在第二届国际扶阳论坛暨第五届扶阳论坛讲稿
微信扫描关注
微博扫描关注
© 版权所有 2014-2020 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 京ICP备170742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