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

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第五届同有班第二次主干课程文字实录(下)

发布时间:2023-03-16


    

编者按:


2022年12月14日晚,刘力红老师为了及时地帮助大家客观正确认识和积极面对疫情的冲击,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第五届同有班第二次主干课程以公开课的形式面向同有三和全体同仁,刘力红老师为大家做了一场主题为《疫情当下,我们该如何应对》的直播分享。刘老师的此次分享十分及时,内容丰富,时效性强,可谓“雪中送炭”。为了利益更多同仁,小编整理编辑出刘老师讲座文字,并予以发表,欢迎大家阅读与分享。本文为下篇。



六、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中医五术在新冠治疗中的运用


那么我们凭什么去做正确的判断?就是凭的中医所讲的辨证施治,拆开来就是辨证求因,审因论治这八个字。辨证求因就是说通过这个证,要去求因。比如症是高热40℃,身痛、咽喉肿痛、咳嗽等等。症是这样,因是什么?所谓审因论治,就是根据因去下药,而不是根据症去下药。如果这个因是热,你一定要用寒;因是寒,你一定要用热。


如果我们按照刚刚讲的那样,这个因它不是热,你却用了寒,那么你就种下了寒因,那你将来就要收寒果。寒的东西肯定最直接伤阳,因为要先吃到脾胃里面去,首先就是伤脾胃,伤消化系统,伤阳气,而阳气是生命的根本和原动力。所以说,这就需要我们细细品味,仔细斟酌它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那么,对这样一个情况我们的处理就是,把收引表的因素拿掉,把关闭散热系统的这个因素拿掉,这就叫审因论治。当人的皮肤恢复散热了,热散了,体温很快就会下去。


为什么有时候体温会出现反复?因为人的散热系统没有恢复的时候,它就一定会出现反复。当散热系统仍然处在关闭状态,仍然不散热,所以到一定的时候,热便会累积起来,人的体温就又升高了。这时候我们不能帮倒忙,还是要审因论治,需把妨碍太阳散热系统的寒给它拿掉。这就要用到中药里的辛温解表药,比如麻黄汤。当然,如果按照卢师的方法就是桂枝法,等等。


当大家确实明白了辨证论治的道理之后,就会变得很从容,也就理解了为什么中医有五术,比如砭石、九针、毒药、灸和导引按蹻等。《黄帝内经·素问》的第12篇叫“异法方宜论”,里面就说到,将来的病往往比较复杂,所以圣人往往要“杂合而治”,意思是说要用多种的方法一起做治疗。


另外,我提醒大家也不要一见到发烧就很着急退烧。大家一定要认识到,能够烧起来实际上并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情,反而如果一个人十年甚至几十年都不发烧的话,可能会有一些问题。无论从免疫的角度,还是从方方面面的角度看,人能够热起来,烧起来,它不见得是一件坏事情。不是一发烧到39℃,40℃,就紧张到一把一把的吃药,非要把烧退下去那样一个程度。我们完全可以从容一点。有些时候热是帮助我们的,因为我们身体里面各个层面都有很多寒,人一发烧,实际上身体内在就是一个寒者热之的现象。因为要从因上去下手,所以治疗上我们中医称作“解表”,而不是退烧。


在中医里面,有一种叫做小儿“变蒸”的发烧,更是不能随意地去退烧。大家知道为什么小孩子很容易发烧吗?像我们60多岁的老人往往很难发烧,因为你的生命力不行了,正气没有那么足了。中医讲发烧,往往用正邪相争作为描述,所以我们讲小孩每发一次烧,就长一次身体,过去中医称之为变蒸。因此,我们不要一发烧就那么紧张。现在很多小孩子为什么那么弱弱瘦瘦,就是因为一发烧大人就要给它退下来。明明是要变化一次身体的,你却用退烧的方法,清热的方法,把这个变化的生机给扼杀掉了,这是不足取的。所以我一再说,对于发烧,我们不要太紧张,可以从容一点。因为当你认识到是太阳这个散热系统关闭了,那我们就有很多招了。 


那么我们怎么去解开它?第一种方法,就是用药物的方法。我们用温热的药,用辛温发散的药,比如麻黄、桂枝等这一类的去发散它。但是现在到处都缺药,我听朋友说药店里有些成药都缺货,实际上我们同有三和医馆也面临着药物资源的紧缺。那么是不是除了药就没有别的招了?也不一定。只要大家懂得这个道理,就会知道只要想办法把太阳这个关闭的系统解开,烧就能退下来。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刮痧?关于刮痧,我专门发表过一篇文章《善治者治皮毛》,就是专门讲刮痧的。过去我在农村待过相当长的时间,农民在生病时——发烧、感冒和全身痛等等,就会到碗柜里面去拿一个碗,倒过来,涂一点油后刮痧。面积小的地方就用瓷勺来刮。除了刮痧还可以用捻痧,我们为什么经常会看到在农村生活的人的脑门和脖子上一片片的红?那就是捻痧。过去农村的卫生条件有限,有时先吐一口口水,然后两只手就开始去捻痧。这一捻,皮肤就发红了,西医讲就是充血。实际上捻痧就是起到一个开解皮毛的作用,把人的卫阳引出表,寒就解了,就起到退烧的作用。


我们可不可以用针?医生肯定可以用针。如果不是医生,可不可以用手法?小孩子发烧,我们很多人通过捏脊退烧,人的脊背就是足太阳膀胱经。当大人用手在小孩背上一捏一捏,他就会哭闹和挣扎,所以当他一挣扎,哭闹和折腾的时候, 闭就开了,寒也就出来了。


当闭开了,寒解了之后,有一个很重要的真相,就是出汗。我们知道,人吃布洛芬等退烧的西药后,也是满身大汗。而中医讲的能够开解太阳,解表散寒的汗,是有特殊要求的汗。对此,医圣张仲景在桂枝汤的运用里面,有很详细的描述。比如说这个汗要微汗,“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如果像大汗淋漓和似水一样的汗,是不能退烧的,退了之后肯定还要烧起来。这是因为表没有开解,只是血管里面的水分出来了,汗腺水分出来了。就是说,它不是一个解表的汗,寒去不了,风寒还在里面。因此说,一定要“微似有汗”,就是微微的潮,微微的润,但又不是水汗,不十分的淋漓,有一点点黏,同时这个汗要是通体的汗。这是我们要达到的出汗标准。 


另外,我们吃药之后,要啜热的粥——喝热的粥,目的就是要助药力。但是如果用麻黄汤的话不需要,因为麻黄汤本身开解的力量很强。而桂枝汤虽然它仍然是汗法,但是因为有芍药在里面,因此它开解的力量,出的汗没有麻黄汤那么猛峻。所以吃了桂枝汤之后,需要喝一碗热粥。同时,要温覆,就是要盖被子,要盖得厚一些,暖一些,做好保暖。上一次分享六六老师也讲了,感染新冠后发热的病人一定袜子不能离脚,就是为了保暖。这样的话,如果能够有一两个小时出上面讲的那种全身通体的汗,当烧退了之后,基本上体温就不会再起来。因为表解开了,这样才叫表解。当人的腠理开了,表解了,太阳解了,寒去了,也就是说散热系统恢复了正常,人体就不会存在热,体温也就不会再上升。请大家记住这一招,就是说无论用什么办法,你只要知道如果能够做到“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这样就可以了。


有人说,我手头上实在没有药该怎么办?那就在厨房里面去找,像生姜,把它和红糖一起熬,喝了之后再喝热粥,然后盖被子,这也是一个方法。总之,只要你弄清楚了原理,方法会非常多。比如说,我们可以泡脚。我们同有三和有足浴包,神州蕲艾有足浴包,健颐舒院也有足浴包,大家可以用这些足浴包泡脚,泡一泡慢慢就会觉得身上微微有汗出来。有一点要知道,你要想退烧的话表就要解透,就不能像平常那样泡脚,肯定就要泡得更透一些。


如果你实在连足浴包也没有的话,那么用热水行不行?你去泡,它同样会微微出汗。当然水温不能太高,以免烫伤,泡脚也要循序渐进。另外,我们通过艾灸行不行?也是行的。比如艾灸大椎、风府等穴位。如果有人说你都已经发烧了,怎么还用艾灸,还用艾火去灸?当你知道发热的原理,是寒把表闭了,所以就会用艾的火把表闭打开,把寒解开,烧就会退。原理就是这样简单,当明白了原理,我们就能够很从容地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应对。家里面有什么就用什么方法,总比乱吃药好。


多说一点,我认为与其乱吃药,还不如“烧”一下。为什么说你啥也不弄,有些时候它也会好了?因为当热积累到一定程度,高到一定程度,它也会冲破表寒的束缚,“啪”的一下把表给解了,所以最后,它也会解。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例外的情况。一开始,我们谈到新冠阳性后很多人感觉身上很痛,为什么身很痛?中医讲不通则痛。所以说,身痛确确实实也是由于寒闭塞了经脉后引起的。但这次的闭塞可能更重一些,或者说这次的闭塞不仅仅是表的闭塞,寒往里走,往肌肉的层面走,连肌肉也闭塞了,所以出现身痛如被杖的情况。我们知道光是表闭的身痛,还不至于那么厉害,当身痛如被杖,一般说明就到阳明了。


七、同有三和应对奥密克戎治疗方药介绍


面对这一次疫情,从同有三和的学术体系出发,又经过了三和医生的共同讨论,我们也做了一些相关的准备。如果按照我师父钦安卢氏的体系,肯定就是桂枝法的化裁。2020年疫情的时候,他老人家就出来公开讲了桂枝法怎么运用和化裁。包括第一个阶段怎么样,预防的阶段怎么样,当出现发烧和身痛的时候怎么样,然后出现咳嗽又该怎么样,等等。卢师一向比较谨慎,我想这次疫情他老人家可能仍会那样说,而且这方面我不一定能够说得那么精到,所以关于桂枝法的运用我就不多说了。


如果从经方的角度,我们怎样去应对?既然这次大多数的人的症状都是恶寒、身痛等等,是典型的太阳伤寒证,那就用麻黄汤,应该是对症的。但是我们认为它的传变迅速,比如迅速就到阳明,出现咽喉肿痛、干痛等等,化燥很迅速。在2020年我们同有三和中医团队进到武汉抗疫一线,除了根据卢师的指导用桂枝法之外,针对太阳阳明合病,我们另外用了经方的思路,就是太阳用了麻黄汤,阳明我们选了千金苇茎汤。千金苇茎汤的含义,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看我当初专门写的文章。为什么要用千金苇茎汤?因为今天时间有限,我也不展开讲了。当然,麻黄汤和千金苇茎汤这样一个化裁,太阳和阳明是主体。这一次我们讲病的传变很迅速就到了三阳。除此之外,因为身痛的困扰,所以我们还可以选择葛根和升麻。在《金匮要略》里面有一个升麻鳖甲汤,它的一个主症就是“身痛如被杖”,人就像被打了一样,说明闭阻到更深一层了。升麻这味药很有意思,我记得自己过去背诵《神农本草经》,说升麻“主解百毒,辟瘟疫瘴气邪气。”说明它是善于治疗瘟疫的。所以,我们用上千金苇茎汤、麻黄汤,再合上升麻、葛根,就会比较迅速地缓解闭郁——深一层的闭阻。另外,如果见到少阳,可以考虑用柴胡。对于咽痛,可以加上桔梗。


关于这次疫情的湿,目前总的来讲,我听到的反馈不像2020年在武汉那样,每个人的舌头都很厚腻。这次相对来说,舌苔没有那么厚腻,湿没有那么重,可能是南方更重一些。我看到有些同仁,包括冼建春老师都在用三仁汤,所以说我们加上苍术可能就差不多了。如果把苍术加进来,实际上它就包括很多个方子在里面,所以从化裁上说也是很微妙的。我们看,除了麻黄汤、千金苇茎汤外,还有麻黄加术汤、麻杏薏甘汤等,就是好几个方子合化在一起。这个方案我们同有三和北京的同仁用了,据反馈能够比较迅速地缓解上述的症状。


这是给大家提供的一个应对思路,希望我们面对这样的情况,不要那么紧张。只要我们把疫情的原理弄清楚了,就能够相对比较从容地运用各种手头上现有的方法去应对。总之,千万不要乱用药。一定要在弄清楚原理的基础上再去用药,这样就会事半功倍,也不留后患。


我们这次分享主要是谈对病的理解,我们怎么用方方面面的方法,手头上的方法去应对疫情。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好的医生,这是一种方法。万一找不到,我们怎么办?其实用成药也是一样的,我们比较推荐的成药有藿香正气散,因为病邪是寒。在我们三和体系里,尤其赵琳老师,她常用藿香正气散,我本人也喜欢用,但自己用成药的经验没有她多。记得我们读书的时候背诵方歌:“藿香正气大腹苏,甘桔陈苓白术朴,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并能除”。藿香正气散的主体是辛温和辛散,所以大家也可以选择这样的药。剂型上可以服汤药,汤药现在我们一般都在医馆代煎煮,如果能够自己煎更好。同时我们也可以把药做成散剂,打成粉,煮散也是很好的。宋代的和剂局方多数是煮散,这样既可以节省药,对轻症也比较适合。


今天我们主要从治的方面,有了上述的这样一些分享。当然,我讲的肯定不会非常全面,今天先开个头,我们三和的同仁们陆续会有一系列的直播,可能每个医生都要登场跟大家分享自己怎么样去应对这次疫情的经验。希望大家不要紧张。为了能够平安地渡过这次疫情冲击,帮助大家平安,我们三和人愿意尽一份力。



图片


八、新冠治疗后期的养护与调摄


此外,在治疗之后我们怎么养护,也是很重要的。实际上,人的机体有相当的自愈能力,《伤寒论》第58条也讲了“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就是说只要给了它阴阳自和的条件,机体本身就能够痊愈。所以我们在用药上也是重视阴阳的自和。我们只要促成它阴阳自和,就一定会好。当明白了这个原理之后,我们所有的方法都是为了促成它的阴阳自和。其实,无论在治疗的过程中,还是在治疗之后,甚至包括平时也都是这样的。如何帮助机体阴阳自和?实际上它需要的条件并不高,只要符合要求,人就很容易恢复。无外乎就是饮食、睡眠等等,这么几个方面。《黄帝内经·素问》的第一篇就有“起居有常,食饮有节,不妄作劳”,告诉我们不要过于劳累。


当我们退烧之后,首先要有充分的休息。这一次六六老师专门给我发了微信,希望我跟大家转达一下,就是她发现不少当地的患者,烧退了后马上就去做运动,结果很快又复感,身体又退回来了,可见休息很重要。《伤寒论》的“六经篇”之后,有一篇叫做《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就讲到病情往往容易从几个方面导致反复。一个是劳,劳动的劳,但是这个劳它有一个特指是房劳。病愈之后,短期内夫妻不要同房,这一点很重要,否则就容易劳复。这个劳还有广义的含义,也就是六六老师希望我跟大家强调的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个时候,要尽情地睡,按我们湖南话讲,要放肆地睡。睡觉是最容易使身体获得全面恢复的一个法宝。如果能睡的话,就不要顾及什么睡懒觉了。要多睡一点,人才容易恢复,而不要刚好了就匆匆地去劳作。


饮食方面,现在社会上,尤其是西医的同仁,强调要多喝水和加强营养。作为一个中医,对此我持保留态度,我的建议是合理的饮水,合理的补充营养,不能过度摄入。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前面一再讲的,我们一定要讲道理,一定要先把理弄清楚,才能走遍天下,才能知道怎么去取舍,否则永远是人云亦云。为什么不能简单地强调多喝水?因为所有的东西进入人体内,能够为身体所用,它都需要经过转化。而转化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机体的转化能力,这就需要靠机体的阳气。《伤寒论》这部著作很有意思,它专门有对喝水的叮嘱,而且是反反复复地叮嘱病人不能过多饮水,因为它需要热能去转化这个水。当我们发烧的时候,热是往外走的,往外散的,因为阳气要往外对抗病邪,这样在内的热就少,在内的阳气也相对弱,转换能力也就相对差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往往此时我们的胃口会变差,同样也是因为转化能力差了。可见,这时候不是要多喝水和加强营养,而是要合理进食。


《伤寒论》上强调要“少少与饮之”,不是不喝,而是一点一点地喝,就是时时刻刻都保持在它的转化能力的范围之内。如果这样少少地喝,可能饮水总量上相差并不多,而如果一杯水一口就“哗”地下去了,跟“少少喝”所带来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伤寒论》中有大量的内容在讲一种病,就是水饮病。水饮病是怎么造成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合理的饮水。所以说,多喝水这句话,如果我们不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执行,就会后患无穷。这不是我说的,是医圣张仲景说的。我们可以去看书,也可以去考量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所以说,不能简单地说要多喝水。同时,大家一定要喝温热的水。我希望大家一定要“少少与饮之”,一点点地喝,这样它喝下去才能够被转化掉,而不会成为一个新的病因。因为水饮就是一个新的病因。 


接下来,饮食同样也不是多吃和加强营养这么简单的问题。身体肯定需要营养。合理的饮食,在机体的消化能力范围内的饮食,需要适当加强。上次直播六六老师也讲到,有部分患者的味觉消失,根本不想吃东西,并不是因为他的运化的能力不好,而是因为没有味觉。因此,不能因为这一点而不吃,我们还是要适当的饮食。同时,这时候人的脾胃运化能力比较薄弱。我们在《伤寒论》第12条桂枝汤的条文下可以看到,进食肉类不能多,因为它难以消化。我们看《黄帝内经·素问》的《热论》里面也有提及,肉吃多了,疾病会复发,其原因就在这个时候人的运化能力弱。所以我们要保持合理的饮食,而不是多吃和加强营养。


还有一点,保持好的心情是更重要的。《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有“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灵枢经·口问》中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所以,如果我们面临同样的问题,同样的病,我们的心动摇了,慌张了,那么可能会是另外一种结果。反之,如果我们心安,则不惧。只要我们把原理弄清楚,我们就知道新冠没有那么可怕,我们的心相对也就安了。心不动,心安了,那么心就有所主,五脏六腑也都有了主,也就各安其位了,结果又会是另外一种结果,这也是我们共同期望的结果。


九、结语


总结一下,我今天晚上用了将近一个半小时,针对这次新冠疫情分享了我们怎么样去应对它。既从医者的角度,也从非医者的角度,谈了怎么样去应对。我们又谈到了怎么样去调摄和养护,尤其在恢复阶段。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一再强调要先弄清楚原理,然后才会有正确的选择,而不至于让我们身陷被动。


我想到的可以跟大家分享的可能就这么多,当然肯定还有很多不周到的地方。好在从今天开始,我们往后会有系列的直播推出来。我没有讲到的,或者讲的不妥的地方,也请后面的同仁们做出补充和纠正。


总之,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分享帮助到大家,尤其是关心、爱护三和,对三和有很大信任的朋友们。今天晚上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看。(全文完)


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6zvTbCPb5QVyJYnwyUYTQ